82岁登上北京长城,
这位97岁的老人戴着一条上海丝绸围巾。
10月17日,古巴国家芭蕾舞演员兼编曲人艾丽西娅·阿隆索去世,享年98岁。
阿隆索的表演照片
阿隆索去世前曾四次访问中国,多次为中国领导人表演,并专门为中国文化编排舞蹈。
周恩来总理会见阿隆索
“在我漫长的艺术家生涯中,我对中华民族及其悠久文明的了解可以说是我许多宝贵的人类和文化经历中最难忘的。”
去年,她原本专程去参加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但由于身体原因,她错过了。
阿隆索创立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揭幕。
一个朋友给她带了一条上海丝巾。虽然她是盲人,但她用手和心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友谊,并把它戴在身上发回照片。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副团长用围巾把阿隆索带回了上海。
今天,斯里兰卡人民离我们很远,她离开中国的艺术和友谊将永远延续下去。
艺术家,半盲芭蕾舞演员
阿隆索是古巴和当今芭蕾界当之无愧的传奇。
没有必要对舞台的才华和奉献说什么。
1941年底,由于视网膜脱离,她几乎失明。第一次手术后,她被要求卧床三个月,以帮助视力恢复。
但是阿隆索显然不能离开他心爱的舞蹈。她的眼睛被绷带覆盖着,但她只是移动她的脚,钩住它们并拉伸它们。她说,“我必须保住我的脚。”
凭着惊人的毅力,她重返舞台,在半盲状态下在舞台上跳舞60多年,并创立了古巴国家芭蕾舞团。2014年,她在高龄时仍负责古巴国家芭蕾舞团。
蔗糖
雪茄
阿朗索
作为世界上古巴文化最多彩的旗帜,阿隆索的名字已经超越芭蕾,成为古巴的三大象征之一。
人们总是要经历一些挫折来证明人是非凡的。
阿隆索是常青树。她经过许多著名的芭蕾舞团,最后回到哈瓦那。
这位国宝级舞蹈演员因为自己的语言和风格,把她独特的芭蕾艺术带给了古巴人民。
阿隆索最后一次登台时已经70岁了。尽管她被芭蕾舞界誉为上个世纪最伟大、最无与伦比的“吉赛尔”,尽管她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她最大的愿望仍然是发展古巴的芭蕾舞事业。
阿隆索被邀请成立古巴国家古典芭蕾舞团
1948年,她在古巴创立了艾丽西娅·阿隆索芭蕾舞团。1959年,卡斯特罗增加了对文化事业的投资。他邀请阿隆索成立古巴国家古典芭蕾舞团。
阿隆索去世后,古巴总统迪亚斯·卡内尔(Dias-Canel)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阿隆索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她是一个无法超越的传奇。她带领古巴走向世界舞蹈的最佳舞台。艾丽西娅,谢谢你创造了不朽的作品。”
迪亚斯-卡内尔在社交媒体上的声明
西方媒体也对阿隆索的死感到遗憾。
路透社称赞它为芭蕾舞“最高水平的优秀”。
《华盛顿邮报》形容她是“一个不屈不挠的舞者”。
Nbc新闻认为阿隆索是“芭蕾史上最伟大的舞者之一”。
在中国的边缘,他82岁时爬上了长城。
阿隆索是文化使者,对中国有着深厚的爱。
她已经成为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和中国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纽带。
1960年9月28日
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拉美国家。自建交以来,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在中国演出过两次。
1961年1月25日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首次访华,受到刘少奇、周恩来和陈毅等领导人的欢迎。那一年,舞蹈团还观看并指导了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
周恩来遇见阿隆索
1964年10月14日
阿隆索再次来到中国,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邓小平、彭真、郭沫若等人观看了演出。今天,只有一些发黄的老照片记录了这些历史时刻,并铭刻在中国和古巴的文化交流史上。
毛泽东和阿隆索
2002
阿隆索率领一个代表团第三次访问中国,这是她上次访问中国近40年后的事了。中国的巨大变化让她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回到中国后,阿隆索在中国民乐和京剧的基础上创作了舞者,灵感来自中国作曲家彭秀文改编的民乐《蔡赟竹叶青》和《花好月源》。
2004年1月
春节期间,阿隆索第四次访问中国。
2014年7月
访问拉丁美洲的习近平主席和古巴领导人欣赏了中国和古巴舞蹈演员联合表演的芭蕾舞表演。
阿隆索写的《舞者》是对中国文化的赞颂,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习近平主席也热情地和阿隆索握手。
习近平主席诚恳地与阿隆索握手
阿隆索在当天的晚间节目中写道:
“在我漫长的艺术家生涯中,我对中华民族及其悠久文明的了解可以说是我许多宝贵的人类和文化经历中最难忘的。”在同一天的一次采访中,她又说:“去中国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份很棒的礼物。我从中学到了文化和人性的美。”
上海,去年戴着丝巾
1964年,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访问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演出芭蕾舞剧《三角帽》和《堂吉诃德》。他们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场演出由上海交响乐团伴奏。著名指挥家曹鹏和一名年轻的古巴指挥家担任表演指挥。
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带来了唐吉诃德的闭幕演出。曹鹏将剧团1964年访华时拍摄的珍贵照片送给剧团艺术总监玛丽亚·埃琳娜·洛伦特(Maria Elena llorente),并委托玛丽亚给阿隆索祝福和问候。
照片中还有一条上海观众精心挑选的丝巾。
当时选择围巾的郑建国表示,“去年,我们非常期待阿隆索的到来。据说她还邀请了一位私人医生为上海做准备,但结果是由于身体原因,她没有成行。所以我们去了田萍路的丝绸之王为她挑选了一块丝绸。当售货员听到阿隆索的名字时,她立即推荐了一个,并说她会喜欢的。”
果然,在收到从很远的地方寄来的丝巾后,阿隆索几乎立即戴上丝巾,发回照片并告诉中国朋友:
“虽然我看不见,但我可以用我的心感受到你的友谊!”
穿着上海丝绸围巾的阿隆索
现在阿隆索已经离开,但是中国观众永远不会忘记她的舞蹈和友谊。
新演出工作室
作者:吴湘
编者:吴徐颖
这些照片来自互联网。